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后,冰雪运动从部分人的爱好向全民健身新时尚转变,从地区分布向全国范围延伸,从冬季运动向四季运动拓展,在既遍布天南地北又贯穿春夏秋冬中拉动经济增长。随着新一轮冰雪季陆续开启,多地推出新举措、举办新活动,持续释放冷资源的热动能。
眼下,冰雪旅游成为许多人的出游首选。在滑雪道上体验“飞驰人生”,到冰雪乐园里欣赏栩栩如生的冰雕,在冰天雪地中与憨态可掬的雪人合照打卡,包括滑粉雪、看冬捕、赏雾凇等,都让大家的热情愈发高涨。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数据显示,上一个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消费总额比2019年至2020年雪季增长132.5%;今年“双11”促销活动中,许多消费者都在购物车里添加滑雪设备,雪季预售订单量实现大幅上升。
冷资源孕育着热动能。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要达1.5万亿元。面对广阔的蓝海,如何发展壮大冰雪产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做好加文章。“冰雪+”模式是冰雪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的助推器。比如,内蒙古围绕“冰雪+赛事”“冰雪+自驾”“冰雪+露营”等拓展冰雪产品和服务,河北张家口打造“冰雪+温泉”“冰雪+演艺”“冰雪+民宿”等多样化产品体系,冰雪旅游实现爆发式增长。对此,福州、莆田等地,依托室内冰场、滑雪场、冰壶场不断创新供给,拓展“冰雪+演艺”“冰雪+体育”“冰雪+娱乐”等新业态,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也从中分得一杯羹。
打好特色牌。挖掘本地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才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冰雪旅游品牌。比如,哈尔滨让亚冬会吉祥物玩偶展示滑雪表演,内蒙古阿尔山推出冬日那达慕冰雪狂欢,乌鲁木齐推出雪地骑行、雪地越野、冰雪民俗等产品,受到广泛欢迎。对此,厦门、泉州等地紧抓消费新需求,着力推动冰雪活动和山海美景、历史文化、民俗活动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体验和更高品质的服务,为冰雪经济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