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盛会落幕产业破卷正当时

从上海到慕尼黑,持续了半个月的全球光伏“巡展”终于落下帷幕。不同于二级市场的“阵阵寒意”,这两场超大规模的光伏展会现场人头攒动,显示出超预期的参展热情。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今年有超过3600家企业亮相SNEC上海光伏展,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参展人次创下新高。而9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慕尼黑,吸引了近1000家中国光伏企业参展,中国展商数量超过东道主德国,首次成为该展会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国内光伏头部企业刚刚结束上海光伏展就“无缝衔接”远赴德国继续参展。

不过,企业赶场子“卖力吆喝”的背后,难掩行业正面临“过度内卷”和企业利润承压的本质。截至目前,光伏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在本轮光伏产业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

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虽然挑战在前,但前景依然可期。“光储是不够而不是过剩。”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光储是未来增长新前沿中的前沿。“我们已经掌握很强的技术能力让光伏成为今天最清洁、最经济、最高度可分布的能源,接下来要加快光储技术的应用和消纳,让气候责任成为每个组织新的价值观。”

产业链承压

两场光伏“盛会”举办的背后,是行业业绩“惨淡”的一季度。以产业链价格之“锚”硅料价格为例,2023年硅料价格下跌七成,由年初的24万元/吨降至年末的6万元/吨,并且下跌趋势仍未“见底”。

“今年对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而言都极具考验。”钱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预计今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组件出货量行业排名前四的企业的市占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60%,预计今年公司的光伏组件的出货目标为100GW至110GW,海外预计占比为60%至70%。

“行业周期已经体现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数据中。”钱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光伏前九大公司中仅3家公司维持盈利,6家出现净利润首亏,有的亏损幅度还比较大。

因而,“停止内卷”“破局”,成为了企业领军人在光伏展会期间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公开表示,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问题是,行业现有技术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御供应链失衡的趋势变化。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光伏盛会落幕产业破卷正当时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制造端的产值快速下降,进出口金额大幅下滑,“在今年一季度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寻找根本原因,大家都在反思”。

谈及光伏行业破解内卷式竞争之道,高纪凡认为,各方需要下定决心破除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另外,要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

“这背后有一些共性原因,比如,整体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单价下降,内因可能包括产品力下降导致订单量不足开工率低。”钱晶认为,P型产品市场竞争已经“过度内耗”,周期下行时只能不断降价促销,损害了企业盈利能力。在行业下行去库存的阶段,会放大企业创新竞争力不足或者技术路线的弱点。

“6月份应该是价格底部了,三、四季度价格应该会有所回升。”钱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整个产业链基本上很少可以盈利,即使是盈利也是非常薄的利润,因此低于现在的价格基本上不太可能。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殊死一搏”的情况,硬要拼更低的价格。

“行业拐点,预计最早会在今年四季度出现。”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产业链的哪个环节出现拐点不会像过去那样清晰,可能是硅料、硅片或者是电池片环节,需要看最终产业链四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中哪一个环节的低效产能率先出清。

技术创新“破卷”

当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泥潭”时,技术差异化往往是“破卷”的关键抓手。

随着当前P型PERC电池逐渐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光伏企业争相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BC(背接触电池)、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电池效率持续快速刷新。

第一财经记者在逛展期间注意到,在今年的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多家光伏厂商发布新技术新产品,0BB(无主栅)技术因降本优势正在加速导入市场。例如,晶澳科技新推出0BB高效光伏组件和专门针对分布式屋顶场景的单玻防积灰产品;BC技术龙头企业隆基绿能推出Hi-MOX6别墅款光伏组件。

光伏行业的0BB技术,本质上是对栅线工艺的演进。区别于MBB(多主栅)和SMBB(超多主栅)技术,0BB技术通过在电池端不印刷主栅来提升受光面积。栅线越细越有利于减少银浆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对电池片的遮光、提升发电效率。

目前,在TOPCon和0BB技术方面,正泰集团已经完成GW级量产,晶科能源即将进入GW级量产,天合光能、一道新能源等企业也在布局中。在异质结和0BB技术方面,东方日升已经完成量产,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也在布局中。

光伏“巡展”期间,也有不少叠层电池技术领域的新消息出现。今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太阳能展(IntersolarEurope2024)期间,隆基绿能宣布,经德国太阳电池领域认证机构的第三方独立认证,隆基绿能叠层团队研制的商业化M6尺寸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30.1%的光电转换效率。

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43%,远超单结太阳电池33.7%的极限效率,被认为是单结晶硅背接触电池之后的下一代超高效太阳电池,也是全球光伏业界竞相研究的新兴光伏技术。

30.1%的电池效率,较该技术路线此前28.6%的电池效率纪录提升了1.5个百分点,意味着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取得全新进展。

“唯有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带来光伏产业上限拓展和内卷生态改善。”朱共山认为,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有望实现几何倍增。

“预计未来三年,TOPCon仍是市面主流的电池技术。”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乐观来看,公司TOPCon平均量产转换效率预计可以做到27%。

政策引导

当下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的短暂“阵痛”,不过,行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政策端“有形的手”也已有所行动。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将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李创军表示,“我们还要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创新引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在北京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释放出有关行业发展的新信号。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具体举措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等。

“长期看,这个(低谷)周期一定会过去。”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在展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伏行业一直在快速发展,只是呈现出螺旋式特征。每一个周期有每一个周期的特点,但发展是永恒的课题。

“没有中国,就没有全球光伏市场。”国际能源署高级分析师海米·巴哈尔(HeymiBahar)在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表示,2023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在光伏领域高达90%。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继续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及光伏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